患儿上千万元救命钱被卷走,儿慈会9958项目怎么了?
一家筹款能力超强的慈善组织,何以至此?
2023年2月23日,中华儿慈会项目四部全国网络平台培训活动,柯某孝获奖项为“中华儿慈会2022年度最佳领导力奖”。图/9958儿童紧急救助公号
囤积捐款用来理财获益?
根据民政部“慈善中国”信息,中华儿慈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项目的起止时间为2019年7月2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用于18岁以下困境大病儿童的医疗资助、心理关怀及生活助困费用。
儿慈会2018年财务报告中显示,短期投资中银行理财产品的账面净值在2018年末达到4.09亿元,与年初数相比,理财收益为4400万元。对此,央视曾在“43斤女孩受捐事件追踪”报道中予以揭露。不过,《中国慈善家》查阅近儿慈会近3年的工作报告发现,该会2022年结余善款中,用于短期投资理财的资金达到6亿元。
2020年至2022年,儿慈会收入分别为8.68亿元、8.65亿元、7.42亿元,在中国慈善组织中较为罕见。其中,2020年至2022年,该会短期投资年初额分别为5.05亿元、5.37亿元、6.0164亿元。
《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的重大投资方案应经决策机构组成人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投资取得的收益应当全部用于慈善目的。民政部出台的《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慈善组织可以开展包括直接购买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但投资活动不能影响慈善财产的足额拨付,不得直接买卖股票,不得以投资为名义向个人、企业提供借款,不得参与可能使本组织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等。
不难看出,现行法律对慈善组织的投资行为持肯定态度,慈善组织有较高的自主决定权。但是,这一切应当建立在足额拨付、保证对救助人群及时有效救助的基础上。
“就算这不违法不违规,难道不违背道义和良心吗?”有公益人士提出质疑,既然是社会上筹集的善款,就应该及时足额拨付给需要帮助的人,“面对等着用钱的大病患儿家庭群体,就能眼睁睁看着善款闲置滞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