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三人 DNA,他创造了世界首个三亲婴儿


本文作者:二甲双胍

2016 年 4 月 6 日,随着墨西哥某间产房里的一声啼哭,一名健康而特殊的婴儿诞生了。

之所以说「特殊」,不仅因为他的诞生满足了一对父母对于健康宝宝的梦想,更是因为,这名试管婴儿融合了来自三名「亲生父母」的 DNA。

他是世界首例「三亲婴儿」。

FDA 警告信部分内容(图源:参考资料)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批准线粒体替代疗法的国家。2015 年 2 月,英国下议院以 382 票赞成、128 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这项历史性法案,批准受许可的诊所,为因线粒体疾病而无法生育的患者进行线粒体替代疗法。

随后,英国人类受精和胚胎学管理局 (HFEA) 对这项技术展开了更多的审查,并在 2017 年 2 月向颁发出了第一个线粒体替代疗法许可证。

新加坡紧随英国之后,从 2018 年起对线粒体替代疗法——尤其是极体移植——进行了广泛讨论,很有可能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批准这项疗法的国家。

2014 年,美国 FDA 曾组织顾问小组就线粒体替代疗法召开听证会,得出结论,是否批准该疗法需要评估更多数据,例如猴子实验的长期健康结果。2016 年,美国医学研究院发布报告,指出线粒体替代疗法符合伦理,并且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敦促美国批准这一疗法实施。目前,FDA 正在对这项技术进行重新评估。

不过,仍有一些国家对此持保守态度。如澳大利亚,目前仍以《人类克隆生殖法》为据,禁止线粒体替代疗法在人类身上开展。

在中国,线粒体替代疗法作为第四代试管婴儿技术虽已展开部分试验。目前,由于我国对于该项技术的政策仍不明确,暂无临床试验开展。

2017 年 1 月 5 日,世界上第二个「三亲婴儿」诞生于乌克兰,这项操作经过了乌克兰生殖医学会的许可。

2019 年 4 月 9 日,希腊诞生了一名同样被冠以「世界第一」头衔的「三亲婴儿」。因为这名孩子的诞生并非为了治疗遗传疾病,而是为了治疗不孕症。

毫无疑问,线粒体替代疗法是医学领域一项重大突破。对于饱受线粒体遗传病困扰的家庭,如何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生育自己的亲骨肉,线粒体替代疗法似乎是目前唯一的可能。

遗传伦理的争论已经持续了数百年,医疗技术怎样才能在伦理规范下惠及更多患者,仍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命题。

致谢:本文经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 卢晓声、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主治医师 姚志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医学科主治医师 路瑶 专业审核

【注】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 卢晓声 审核意见:

在患者心目中,第三代、第四代试管婴儿应比第一代、第二代更好更高级。在辅助生殖工作者的眼中,每一次技术的重大革新,都是我们对自然规律的挑衅和试探。

所谓的「三亲婴儿」,也曾被称作「第四代试管婴儿」,实质上是一种生殖细胞的基因治疗技术,可视作一次对人类细胞的「转基因」——将母亲有遗传病基因的线粒体更换,达到阻断疾病遗传、优生优育的目的。

线粒体置换和克隆技术、基因编辑等一样,让无数科学家跃跃欲试,就如武林高手对绝世秘笈、神兵利器的渴望。这些「逆天」的技术,非但对传统伦理、个体尊严以及宗教信仰上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带来了很多无法预见的风险。

我们敬佩这些科学家对遗传与辅助生殖技术上的孜孜以求与殚精竭虑,也要明白任何针对人类遗传的技术,必须有充分控制它、制约它的因素存在,方能开展应用。技术本身没有对错,重要的是使用它的人。正所谓:德不近佛者、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掌握了这门技术的一群人,内心必须仍然对自然充满着深深的敬畏。

策划:z_popeye|监制:gyou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