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以下饮料越来越少:饮料产品结构变天,糖和瓶子都在涨价


市面上,5元以下的饮料越来越少了。

前几天,曾定价4元的1L装康师傅茶饮系列零售建议价已上涨至5元,一些超市也将产品价格涨到了5元。

4月7日,红星资本局走访多家小型超市、便利店发现,目前,5元及以上的饮料已经占据了过半的货架,在一些连锁便利店内,近8成均为5元以上的饮料产品。

这一现象产生的背后,一方面,不少品牌商开始对产品涨价,并表示原材料价格出现了上涨;另一方面,无糖、健康饮品迅速增长、占领超市货架C位,此类产品的初始定价便已突破了5元。

01

5元以上饮料已成主流

有便利店近8成饮料≥5元

站在小型超市或便利店的货架前,一眼望去,5元以上的饮料(不包括瓶装水,下同)已远远多于5元以下的。因为在多家便利店和超市,位于冷柜、货架中间的大部分为5元以上的饮品,5元以下的产品,唯有可乐类产品能在中间区域占据大片面积,康师傅、统一的茶饮类则偶尔能占据小商铺货架中心的一部分。

image.png

图自尼尔森IQ

而零糖汽水、无糖茶、纯果汁饮料等产品,因为原料成本更高,大部分定价就在5元价格带,且成为了5元及以上价格带的中坚力量,如元气森林气泡水、农夫山泉东方树叶……

红星资本局还注意到,除了一开始定价就在5元及以上的品类外,一些传统饮料品类也推出了更高价位的新品,如3-4元价格带的雪碧,推出主打零糖的“雪碧纤维+”系列定价已至5元价格带。

尼尔森IQ认为,在成本压力之下,推出定位更高的新品往往成为厂商提升利润的方式之一。

红星新闻记者 张露曦 俞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