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宁夏西吉捕猎野猪首日:有队伍1晚猎3只野猪,有的驱车600公里赶来


日前,九派新闻从宁夏西吉县林草局获悉,经过层层遴选,6支队伍在全国60多支报名队伍中脱颖而出,经过5天的公示期,在10月18日正式展开捕猎野猪活动。

记者注意到,中标的6支队伍中,不仅有来自西吉本地的队伍,也有陕西、甘肃等外地队伍,有队伍驱车600公里带15只猎犬赶来,还有队伍招募专业弓箭手加入。

10月18日晚,九派新闻跟随中标队伍“西北老五护农队”参与到捕猎野猪的首日活动,从下午4时许准备,到晚上12点因降水收工,近9小时的捕猎“空军而返”。“地势不熟,再加上猎捕片区天然林不是很多。”西北老五护农队队长祁明遗憾地说。

微信图片_20241019035814.jpg

西北老五护农队的犬舍。

“猎犬是最重要的。”祁明强调。在祁明的狗舍中,记者见到了参与猎捕行动中的猎犬,它们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头犬,该犬灵巧,且嗅觉敏感,在发现野猪出没区域后,它能通过嗅觉找到野猪的具体位置;二类是“快帮”,该犬是在确定野猪方位后的增援团队,主要负责拖住野猪;三类是“重托”,该犬体型较大,往往能够死死咬住猎物,直到队员们赶来。

“今天晚上将带着11只猎犬出发西吉。”祁明边介绍,边为每一只“出战”的猎犬佩戴定位脖颈和护甲。他补充,捕猎野猪首先需要将无人机飞到100多米高度的天空,通过热成像的方式勘察野猪的方位。一旦热成像显示野猪的出没痕迹,他们才会将猎犬放出,进行围攻抓捕。

18日晚6时许,在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九派新闻与西北老五护农队一行6人,在近2小时的车程行进至队伍作业区域,“先用无人机飞起来看看。”祁明将无人机飞至120米高空中,希望通过热成像定位到野猪出没的大致区域。

然而,在车队变换了4次地方,勘察近4小时,祁明和队友并未从无人机中发现野猪的任何踪迹。同时晚12时,天空突降小雨,这不仅让捕猎活动受到了阻碍,也令队伍的热情有所减退。“无人机怕进水”“还是对地势不熟悉。”祁明和队友们一边为今日的“无功而返”感到有些懊恼,一边还在不断翻看西吉县域内的地势情况。

而在另一边,西吉本地的捕猎队伍“西北刀客护农队”一晚上连抓3只野猪。九派新闻从捕猎队伍工作群中获悉,猎捕首日,共有4支队伍参与捕猎野猪行动,仅有1支队伍捕猎到野猪,其他3支队伍未能捕到。

此外,未能参加至首日的猎捕活动的两支队伍,一支因划分区域野猪出没群体数量较多,加之地势不熟悉,晚上未能参与猎捕活动;还有一支外地队伍仍在赶来西吉的路上,预计19日参与至猎捕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