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近期股市的波动,不能仅看财政刺激的规模大小?
美国通胀高企,不得不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持续加息;而中国则是维持着持有稳健的货币政策。从而,两国因经济周期不同,政策不同形成了利差和汇差。美元指数在上升之中,而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在贬值之中。
这种情形也引致了全球性的套利套汇活动,全球资本回流美国,中国也不例外,的资本也在外流。现在美国降息,意味着各国经济周期开始同步了,经济增长下行成为了大家共同面对的现实。
于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降息,也使中国有了更大的空间来实施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在这个意义上,如果中国抓住美国等发达国家降息的有利时机,启动放松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及时稳住杠杆并促进经济复苏,反而会吸引外资流入。其实,自美国9月降息以来,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就是资本开始流入中国的信号和结果。
更为重要的是,从发展的眼光看,把握住世界经济周期同步化的契机,立足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现实制定包括货币财政取向一致化在内的一揽子深化改革的政策,争取在2029年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使中国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从而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夯实基础。这也是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
采访人:从国庆节前一周开始,股市交易突然火爆。股民的热情和2015年比有过之无不及。但从长远来看,短期快速上涨是透支了未来股价上涨的潜力,中国股市恐怕又要进入牛短熊长、上电梯下楼梯的循环。您如何看待当下的中国股市?
目前中国股市的波动与预期不稳高度相关。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预期才能稳定,股市就会变好。因此,问题的关键还是中国经济能否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如前所述,近几年中国经济的表现表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道路是艰难的,过程是曲折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才需要货币财政政策取向一致性在内的一揽子改革政策安排。这一安排是长短结合的,目标就是推动中国经济尽快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目前已经初见曙光,股市恢复上涨就是信号。这提醒我们还要再接再厉,只有坚持政策连续性,才能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