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一号人物”,据称直接被导弹击中
据伊朗国家电视台网站消息,当地时间7月31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布声明证实,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被外界视为该组织“一号人物”的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遇袭击身亡。
声明称,袭击发生在当地时间31日凌晨,导致哈尼亚及一名保镖身亡,伊朗方面正就具体情况展开调查。此前,哈马斯发表声明称,是以色列袭击了哈尼亚在德黑兰的住所。哈马斯还表示,此次袭击发生在哈尼亚出席伊朗新总统佩泽希齐扬就职仪式后。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马尔祖克称,袭击是“懦夫的行为”,哈马斯不会不予回应。
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以色列军方拒绝评论该事件。截至北京时间31日中午,以方只有该国文化遗产部长埃利耶胡在社交媒体上间接回应道:没有哈尼亚的世界“更美好”。
当地时间2024年7月30日,哈尼亚在德黑兰出席伊朗新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就职仪式。佩泽希齐扬讲话时,哈尼亚在台下鼓掌。图/视觉中国
再次突破以伊红线?
另一方面,以色列在伊朗首都进行“斩首行动”,显然将加剧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今年4月,在以色列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导致伊斯兰革命卫队多位高级将领身亡后,伊朗曾对以色列本土发动象征性的无人机攻击,但双方均对升级局势表现克制,最终没有酿成全面战争。
不过,那次事件并非毫无后果。伊朗新总统就职典礼前,德黑兰战略研究所(RISS)高级研究员贾法尔·哈格帕纳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今年4月的互相攻击之后,伊朗、以色列之间“过去的‘红线’已被突破,新的‘红线’尚未建立,任何意外事件或域外势力干预,都可能造成战争”。
不在伊朗境内攻击哈马斯领导人,似乎是以色列和伊朗过去的“红线”默契之一。哈马斯领导人及代表一直在德黑兰公开活动,而以色列特工以往在伊朗的袭击行动主要针对伊朗核设施和核科学家。此外,今年早些时候,伊朗信息部长伊斯梅尔·哈提卜曾表示,摩萨德在伊朗的情报网络已被摧毁,他说这是一个“转折点”。
为新总统佩泽什基安提供政策建议的哈格帕纳说,伊以红线“消失”后,身为改革派、持积极外交立场的佩泽什基安,准备采取措施,和相关方一起缓和紧张局势,避免出现极端情况。然而,就在佩泽什基安正式就职的次日凌晨,哈尼亚在德黑兰遇袭身亡。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将成为执政经验并不丰富的佩泽什基安面临的第一次重大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内塔尼亚胡誓言要在世界各地追杀哈马斯领导人,也在以色列情报官员中引发争论。摩萨德前局长哈勒维认为,“在全球范围内追杀哈马斯,并试图有计划地将其所有领导人从这个世界上清除出去,这是一种复仇的欲望,而不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欲望”。
哈勒维指出,杀害哈马斯领导人不会消除威胁,反而有可能激怒该组织的追随者,加速制造更严重的威胁。上世纪末,在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启动“上帝之怒”行动后,加入反以色列武装的巴勒斯坦人大幅增加。
1997年,内塔尼亚胡在首次出任以色列总理后不久下令摩萨德刺杀居住在约旦的哈马斯创始人梅沙尔。行刺的特工被当场逮捕,约旦威胁要终止与以色列的和平条约。在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施压下,以色列释放了包括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在内的70余名巴勒斯坦囚犯,以换取以色列特工的自由。这次未遂暗杀成为哈马斯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反而增强了该组织的力量。
不过,在“远程战争”的新时代,以色列采取远程武器的袭击行动,为当事各方留下了更大的缓冲余地。
记者:曹然 陈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