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正在抛弃智能手机?我相信了一分钟


抵制一种自己永远无法战胜的东西。

03

傻瓜机对成年人纯粹是情绪价值,是虚假希望,但它毕竟也能卖个几百万台。

发达社会,或者说智能手机渗透率高的社会,正在形成一种共识:虽然成年人算是完蛋了,但我们可以救救孩子。

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72%的高中教师表示,手机干扰“是课堂上的一个主要问题”。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甚至有医生呼吁,社交媒体应该配备有关其潜在健康影响的警告标签。

我稍微想象了一下国外香烟外包装上的重口味图片,不寒而栗了两分钟,但还是拿起了智能手机:我这辈子,就这样了。

随便上网一检索,你会发现很多地区都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和尝试。

今年3月,美国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签署了一项法案,禁止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拥有自己的社交媒体账户,14岁、15岁的青少年在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拥有社媒账户。

美国纽约州州长霍奇尔计划今年年内发起新提案,禁止学生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但傻瓜机不在限制之列。

今年6月,美国第二大学区洛杉矶联合学区董事会以5比2的投票通过了一个禁令:学生将不再被允许在上课期间使用手机。

也是在今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委托专家组起草了一份报告,报告认为孩子在13岁前不应该使用智能手机,18岁之前不允许使用社交媒体。

今年9月,英国伊顿公学将执行一项新的智能手机禁令,要求一年级新生智能携带傻瓜机来校。这项政策的依据是英国政府的相关指导方针,该方针允许校长在校期间实施智能手机禁令。

铺天盖地的智能手机禁令,背后的动因都是“救救孩子”。

从这个角度而言,傻瓜机的春天的确来了,孩子将是他们的巨大潜在市场。

至于成年人,就别挣扎了,我们这辈子算是毁在智能手机手里了。

当然,如果你看到有关戒除网瘾的情绪价值文章,还是应该转一转。

当然,在孩子面前,我们还是应该拿起一本书装一下,也记得经常换换页码换换书,尊重一下表演这个职业。

(作者系作家,著有《弃长安》《入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