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县挪用孩子的吃饭钱还债,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且这部分钱全是国家统一拨付,地方财政没有任何负担,保证把钱花在孩子身上,吃到孩子嘴里就行了。可以说这是一个深得民心的德政,可是一些地方为了缓解财政压力,竟把这笔费用当成了“唐僧肉”。
这真是上辜负了国家,下亏待了孩子。事实上早在2017年,在“营养餐计划”五年回头看时,就曾曝出费用被挤占、截取等问题,有的学校拿不到营养餐费用只能向老师借钱、或向家长摊派的方式,保证吃饭问题。
对此,教育部联合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明确不得通过虚报、冒领、套取等手段,挤占、挪用、贪污营养膳食补助资金和学生伙食费,确保这5块钱补贴能吃进孩子嘴里。
没想到在这一次仅仅是审计2021-2023年8月两年多的时间里,又发现这么多问题,而且更严重更恶劣。我能理解地方财政紧张的苦衷,但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应该是我们基层政府的一个共识和底线。
如果财政真的紧张,可以有很多办法解决。实在想挪用,领导干部高额的退休金、医保费,包括机关食堂的餐费标准都可以降一降,紧一紧,总比从孩子身上抠钱的道德负罪感要轻一些吧。
不是前一阶段还曝出某机关食堂只要2元就能吃上丰盛大餐吗,不是还有人发朋友圈炫耀“体制内食堂的工作餐让我有了考公的动力”吗,我倒是建议从这些单位入手,把他们食堂补贴拿去偿还债务。
不能因为这钱是补贴给农村孩子的,就能灵活机动,就能侵占挪用。农村的孩子也是孩子,也是民族未来的一部分,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重要力量之一。
我理解一些地方“三保”的压力,但归根结底来说,这些压力是如何出现的?是不是因为错位的甚至畸形的政绩观导致的?一些官员为了政绩拼命大拆大建,甚至是借钱搞面子工程,结果自己拍拍屁股高升了,把债务留给了下一任。
如此恶性循环,地方财政不窟窿套窟窿才怪。现在沦落到连孩子营养餐费用都敢挪用,有的甚至中饱私囊,宁愿肥了自己也不舍得让孩子长身体,这已经不是腐败了,这是犯罪,这是道德沦丧!
现在既然国家能不遮不掩把这些问题曝出来,虽然没有具体点名,但应该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和处理意见。所以我更关注后续能不能产生有效震慑。
挪用公款已是重罪,挪用学生的公款该是什么罪?
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位卑未敢忘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