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坎贝尔好傲慢,就是想中国人被美国人文学科教育一番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中国学生学人文,印度学生学科学”——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近日一番言论再度暴露了美国人的狭隘与偏见。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6月30日评论文章指出,坎贝尔的言论让中国学生和家长“不寒而栗”,有中国学生直指其“傲慢”,仿佛“中国人需要美国人文学科教育一番”似的。还有教育行业人士警告说,坎贝尔之言可能是美方采取限制措施的前兆,但这不仅会影响中国学生,更会导致美国学术界人才外流和创新潜力下滑。
报道说,尽管受到新冠限制措施和中美关系紧张的影响,赴美中国学生数量已经连续三年下滑,但中国学生仍是美国大学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根据美国国务院和国际教育研究所发布的公开报告,2022-23学年有28.95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入学,而2019-20学年这一数字超过37万人。印度学生是第二大群体,2022-23 年该群体的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35%,达到26.89万人。
资料图: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澎湃影像)
当地时间6月24日,坎贝尔对智囊团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说:“我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国学生来美国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而不是粒子物理。”他声称,美国应欢迎更多来自中国的学生,但他们应该来学习人文学科而不是科学。他指出,出于安全考虑,美国大学正在限制中国留学生接触敏感技术。
他表示,没有足够的美国人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美国需要在这些领域招收更多的国际学生,但要从印度这个美国日益重要的安全合作伙伴那里招,而不是从中国。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频繁对中国留学生实施打压限制,以及无端滋扰、盘查、遣返。
据《中国日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美方近年来无端滋扰盘查遣返了30余名计算机相关专业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为硕博研究生,其中博士占比超过一半,多数来自美国知名高校,研究方向覆盖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网络安全、电气、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领域。
今年3月8日,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时遭盘查并被遣返一事时表示,美方的做法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执法范围,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严重侵犯当事人的正当合法权益,严重干扰中美正常人员往来,严重违背中美元首关于加强和便利两国人员交流的共识。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毛宁指出,美方一向标榜所谓开放、自由,口口声声表示重视美中人文交流,欢迎中国留学生,实际上却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留学生采取选择性、歧视性、政治性执法,本质上还是美方一些人的冷战思维在作祟。
毛宁强调,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打着所谓国家安全的幌子滋扰中国赴美留学人员,停止毒化两国关系的民意环境,停止阻碍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中方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中国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