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的新品为什么做不起来?
炎炎夏日,喝一杯加冰可乐,幸福指数瞬间拉满。
然而最近,这瓶属于夏天的“快乐水”也要涨价了。
据湖北、江西、郑州三家太古可口可乐饮料公司此前披露的告知函显示,包括汽水、果汁、乳味饮料在内的多款产品将要调整价格。
郑州主要调整可乐、雪碧、芬达、醒目等6款500ML汽水产品,建议售价3.5元,较此前3元建议售价涨幅约16.6%。而湖北、江西的调整范围则更广泛,覆盖汽水、果汁和乳味饮料等多个品类的多个容量值(300ML-2L),建议售价在2.5元-11元之间,整体涨幅在7%-25%。
图/苏影摄
同时,可口可乐还需面对国内竞争对手传导过来的经营压力。
从财报来看,2020年-2023年,农夫山泉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55.11亿元、72.33亿元、78.21亿元和92.84亿元,逐年走高,在总收益中占比21%-25%之间。
同期,中国食品的分销及销售支出分别为52.58亿元、53.56亿元、55.39亿元和54.7亿元,较为平稳,在总收入中占比分别为30.48%、27.07%、26.42%和25.51%。(太古可口可乐该数据未披露)
甚至在冰柜数量上,中国本土企业已经反超了可口可乐。
太古可口可乐中国区CEO党建近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提到,”截至目前我们投放了超过100万门冰柜“。
而据中国消费品营销专家肖竹青介绍,农夫山泉此前培育东方树叶0糖茶饮新品花了十年时间,做了大量消费者教育和现金付费陈列等,在全国投放了400万台冰柜和无人售货机,在数量上已经碾压可口可乐。
“当前国内寡头竞争,使得竞争成本急剧上升、市场培育成本大幅度上涨。所以可口可乐爆品目前成功率很低、培育时间很长。”肖竹青补充道。
站在更宏观的角度,软饮的好日子可能已经过去了。
肖竹青对有意思报告表示,目前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生态发生很大改变,包括蜜雪冰城、烧仙草、喜茶等在内的现制茶饮店抢夺了大量消费场景,分化瓦解了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传统包装饮料消费人群。“伴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成长,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喝鲜榨果汁、酸奶等现制饮品”。
市场变化也证明了这一点,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非酒精饮料行业,软饮料市场份额为68.4%,所占比例最高,但略有下降;但现制饮料受到了消费者青睐,新茶饮饮品店的市场份额由2017年的9.9%涨至19.3%;其他饮料(在餐厅而非饮品店销售的现制饮料)市场份额则是12%。
但整体来看,不管新品是否存活,因可口可乐当前销售体量非常庞大,新品销量也很难突出。以中国食品为例,2023年,其“悦活”长白山天然矿泉水新品贡献了3580万元的销售额,在公司214.46亿元的总收入中占比仅为0.16%。
高剑锋指出,软饮行业已非常成熟,技术壁垒相对较低,这使得新品能够迅速被复制。再叠加消费习惯变更、寡头竞争、渠道内卷等市场环境发生的变化,想要再复制如美汁源之于可口可乐、营养快线之于娃哈哈的爆品类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杨茗、林语、乔予安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