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钊燮承认两“邦交国”有长期隐忧,岛内猜测可能是海地与危地马拉
【环球网报道】据中时新闻网等台媒5月10日报道,瑙鲁今年1月15日突袭式宣布与台当局“断交”,外界担心赖清德“520”上任前后,是否又会出现类似状况?台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9日称,台当局“邦交”短期之内不会有问题,但有两个“邦交国”确实有一些长期的隐忧。岛内“外交圈”推测,这两个国家可能是指海地与危地马拉。
台当局仅剩12个“邦交国”,包括欧洲的梵蒂冈,太平洋地区的马绍尔群岛、帕劳、图瓦卢,非洲的斯威士兰,南美洲的巴拉圭,加勒比海地区的海地、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以及中美洲的伯利兹、危地马拉。
台湾《中国时报》此前报道称,危地马拉外交部长马丁内斯2月5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称,有兴趣与中国大陆接触,尝试围绕贸易发展一些关系,可能会成立一个贸易利益办公室,帮助危地马拉产品找到中国大陆市场。他还补充称,我们很公开,这不是针对台湾当局或美国的突袭。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研究所教授李大中称,虽然这不是立即的“断交”警讯,但过去不乏“邦交国”宣称与台关系紧密,却“断交”的情形。
在2月6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针对危地马拉外长的表态称,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中国同包括危地马拉在内的所有国家开展合作的根本前提和政治基础。他说,全世界已有183个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充分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大义、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希望危地马拉新政府顺应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尽早作出符合危地马拉国家和人民根本和长远利益的正确决断。
《中国时报》曾有分析称,台湾在“外交”上之所以节节败退,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两岸关系紧张。蔡当局“执政”8年已断了10个“邦交国”,与欧美日各方看似往来频繁,却大多依靠过去国民党“执政”所积累的资产。文章称,无论是开放莱猪、核食、台积电赴各国设厂,还是购买波音飞机、大量军购,蔡英文已用光了所有“外交”上的筹码,未来赖清德“执政”已无资源可用,可预期“台湾的外交前途将更为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