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舆情也是民情,群众质疑燃气费用上涨不是“故意抹黑”
近段时间,燃气问题困扰着许多重庆市民,让老百姓心气不顺、怨气不断。
4月19日晚,重庆召开燃气调查情况新闻发布会。经调查组查明,燃气企业存在“错抄和违规估抄”“燃气计费周期混乱”“价格政策执行不到位”“换表工作组织无序”“工作力量严重不足”“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调查组责成重庆燃气集团全额退还错收多收的燃气费;同时,重庆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车德臣已被上级部门免职。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是政府的分内事,也是检验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此次事件,既让我们看到了职能部门的直面问题、积极作为,也暴露了相关企业在问题处置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短板,值得深思。
▲燃气巡检员测量相关数据。(资料图)记者 于鹏程 摄/视觉重庆
从严监管,保障民生
民生当前,只有扎紧扎牢监管的“篱笆”,群众的美好生活才更有保障。
此次重庆燃气事件发酵到如此程度,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相关部门要举一反三,以此为契机,在全行业开展服务质量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对燃气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对发现的问题要逐一登记、逐一销号;对于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应依法严厉惩处,并公开曝光,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在解决眼前问题的同时,也要着眼长远建章立制。一方面,完善全环节的规章制度体系,优化监管流程,确保监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规范企业的行为,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
另一方面,加强行业内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对违规企业进行公示和联合惩戒,提高整个行业的自律性和规范性。
民生就是民心。只有及时回应关切,妥善解决问题,严肃追责问责,扎紧制度篱笆,这样才能消除百姓心中积聚的怨气,才能让百姓看得见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