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乘务员凌晨在餐车吃饭被乘客怒怼之后…


题图:网络视频截图

题图:网络视频截图

近日,K511列车上,凌晨交接班乘务员在餐车吃饭,有乘客认为被打扰到,与乘务员发生争吵,引发热议。

视频显示,在列车的餐车上,几名工作人员与一名男乘客产生言语争执。其中一名工作人员称:“我们刚起床接班,在这里吃个饭,你来找茬?”而认为被打扰到的男乘客则回答:“我只是建议你们小声一点。”上述工作人员称:“你说了建议吗,直接拿起手机就录,什么意思,我没有听到你说。”随后,又有一名工作人员与上述男乘客争执了几句,该乘客这时说道:“这里根本就不是你们待的地方懂不懂,这是乘客用餐的地方,你们用餐到其它地方去,你们是服务人员。”有工作人员回答:“服务人员不要吃饭啊?”

2月22日凌晨1时左右,上述男乘客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了该段视频,称K511列车乘务员半夜聚集餐车,打扰乘客休息,且乘务员态度恶劣。

对此事,广铁长沙客运段官方微博2月22日晚发布情况说明:“2月22日0时许,由上海南开往海口的K511次列车运行期间,准备接夜班的乘务员前往餐车用餐,其间与旅客发生争执。事情发生后,我段高度重视,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后,就列车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影响旅客休息问题,对当事列车员进行批评教育并考核处理。向受影响的旅客表示诚挚的歉意。”

对于该事件,有网友表示,“不是谁录视频谁就有理的”。还有网友称“服务部门遇到矛盾切忌习惯性道歉”“对恶意投诉,要大胆拒绝”。

2月23日凌晨,上述男乘客对他当时说出的个别不当言论发布公开道歉,称当时是在话赶话的情况下说出了“服务员没资格在餐车吃饭”,这不是他的初衷,其初衷是让对方说话的声音降低一点。

对此,你怎么看?

绳易断

争吵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何争吵。

新闻报道中说,该乘客因为工作人员吃饭而影响到自己休息,才有了后来的口角。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乘客会半夜三更在餐车休息,而不是正常的乘坐区呢?

据某些消息灵通人士称,该乘客本来购买的是站票,而事发时间为23点30分,此时乘客可按35元的价格购买一个餐车座位,用以休息。那么站在乘客的角度来说,他付出了额外的成本,是为了获得一个更好的休息环境,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进餐声响导致休息质量大打折扣,所以心有不满。

而从工作人员角度来说,交接班刚起床,值的还是夜班,本来身心就已经很疲惫了,还被指责没有资格在餐车吃饭,情绪上难免失控,所以双方都有委屈之处。

客观来说,K字打头的本来就是普通列车,要求另外开辟一节仅供工作人员进食的车厢过于奢侈,共享餐车是无奈之举。而开放餐车座位是为了照顾站票乘客,也是好事,正所谓好事要办好,与其指责一方,不如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如何能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掌柜认为,一方面可以调节换班时间,尽量挪到10点前或6点后,最大程度避免打扰旅客休息。另外一方面乘坐过夜列车的乘客也可准备好眼罩和耳塞,来应对难熬的夜。

春运不易,有些人为工作而奔波,有些人为奔波的人而工作,彼此交换立场来思考,各退一步,各自安好。

伊内斯

不是谁录视频谁有理,“手机判官”可以休矣。

其实双方都有道理,但是对话的时候可能都在气头上,所以把事情闹大了。这件事的是非曲直楼上掌柜已经分析得很清楚了,本掌柜不再赘述。

本掌柜倒是很赞同其中一位网友的评价:不是谁录视频谁就有理。

即便乘务员凌晨在餐车用餐的声音影响到了这位乘客休息,他也不该直接拿着手机来怼脸拍视频,说话语气也是咄咄逼人。而且,他发出本视频的原意是为了让大家都去“谴责”这些乘务员,并扬言让这些乘务员“没有退休金”。铁路部门马上道歉了,但大多数网友反而站在乘务员这边。

这年头,很多掐头去尾甚至被编辑的视频发到网上以后,引发了不少“反转”。幸好这一次视频没有被刻意剪辑,群众的眼睛又是雪亮的,才没让“手机判官”得逞。

掌柜建议,“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每个人要审慎发布对他人可能不利的视频,相关平台更不能被流量裹挟,“手机判官”的形式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