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男子元旦当天死亡,家属质疑高强度加班:他是累死的!
近一年来,河南南阳的冯女士一直坚定地认为,丈夫蒋某某的突然死亡与在单位每天加班的工作状态密不可分。然而申请工伤认定被否,丈夫生前单位的态度则更让她感到心寒。
入职后被外派, 33岁男子新年第一天在外派地死亡
冯女士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失去丈夫。
今年29岁的冯女士家住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是一名人民教师,丈夫蒋某某在当地有名的企业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公司)上班,两人有一个儿子,日子可谓幸福美满。然而不幸不期而至,33岁的蒋某某在2023年的第一天失去了生命。
据冯女士介绍,丈夫蒋某某2022年1月18日正式签合同入职牧原公司,具体岗位是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杭州服务站销售部。入职后外派浙江杭州,负责牧原公司猪肉在杭州的销售供应。
然而,令家人没想到的是,2023年元旦,蒋某某在宿舍中一睡不起,同事发现异常将其送往医院后,医生判定心跳呼吸停止,宣布死亡。
受访者供图
冯女士介绍,在内乡县人社局做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后,牧原公司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再也不提之前的承诺。”冯女士说,对方表示,没有认定为工伤,那么公司就没有任何责任,只能在此前事发后垫付的几万元的丧葬费、死者家属赴杭州食宿等费用的基础上再给付5万元作为补偿。
在双方的一次交涉录音中,牧原公司一名负责人表示,此前公司曾垫付6万元,他的最大权限就是在这6万元的基础上再付5万元,“这是给活着的人的最大的尊重,再闹下去没有任何意义,只能不断让家里老人更加难过。”录音中,参与谈判的蒋家一方有人多次提到当初公司的承诺,但公司方面工作人员没有具体予以回应,只说他的最大权限仅限于此。
“现在家里乱了套。”李先生是蒋某某关系最好的同学,好友的逝去他也非常难过,但他更看重蒋某某家人的未来生活。李先生说,事情发生后,蒋先生的父母因受不了打击,精神出现问题,“经过这半年的治疗有一些好转,但是还是偶尔会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据李先生说,现在的蒋家,是冯女士上班带着婆婆和孩子,蒋某某的哥哥和嫂子在家照顾父亲。
万般无奈之下,蒋家人通过网络反映了这件事,希望能有个说法。
家属申请行政复议成功,当地政府责令重新认定
冯女士及其家人无法接受内乡县人社局做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向内乡县人民政府提交了行政复议。
日前,冯女士拿到了内乡县人民政府出具的行政复议决定书,内乡县人民政府认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是每个职工依法应当享有的权利。被申请人作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法具有认定职工是否属于工伤的法定职责。本案中,在公安机关已全程参与蒋某某死亡事件调查取证的情形下,被申请人在认定工伤过程中,应当参考结合公安机关的现场相关调查取证材料综合查明案件事实,从而作出工伤是否予以认定结论。现被申请人未查阅参考相关重要证据材料综合查明案件事实,即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属于认定事实不清。遂决定撤销被申请人内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 2023 年7月10日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责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当事公司回应:公司一直在积极应对,网上说法不属实
11月13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了蒋某某生前供职的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杭州服务站负责人常先生,他表示,由于他赴任较晚,对情况不很清楚,让记者找家属和公司了解情况,并未就记者提出的加班及5万元补偿问题予以回应。
随后,牧原公司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正面回应了此事,他表示,事发后,公司一直在积极处理此事,从来没有说不承担责任,“并不像网传的不实信息一样。”对于网传信息中说的公司支付5万元还要扣除相关费用一说,他表示,据他了解并非5万10万那么少,公司一直主张沟通,但蒋家人一直不愿意沟通,“他们一直在以他们的方式在网上发帖。”对于之前的承诺150万元的事,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他并不十分了解,但可以进行了解后回复,或者协调了解情况的部门工作人员予以回复。
然而,截至发稿,记者并未收到对方的进一步正面回复。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何南 编辑 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