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发现肿瘤时已经是中晚期了?
为什么很多人发现肿瘤时已经是中晚期了?
我们周围很多人是很注意积极预防检查的,还是看见一些人虽参加常规体检,但抽个血、拍个片就走人了。当有人查出来癌症晚期时就疑惑了:我之前的体检报告明明是没什么问题啊?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假装防癌”?
首先是技术限制的问题,其次是技术水平的问题。
比如以死亡率最高的肺癌为例,现实中,我国很多地区检查肺癌还在用X光片。
要知道,X光片检出早期肺癌的概率只有0-15%,非常低。通常,X光片所发现的肺癌基本已经属于中晚期了。这是因为,43%的肺部面积和心脏、纵隔等组织重叠,早期肺癌很容易被当作慢性炎症治疗。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拍个正片就走人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上班族每年都有单位体检,却依然无法发现癌症的原因。所以,虽然现状许多医学专家都在呼吁科学防癌,可是过了这么多年,但很多中国人都在假装做预防。
人人必知的8种常见癌症筛查
胃癌的筛查主要是胃镜检查,其他方法检出率都很低。
专家建议:胃癌高危人群可考虑直接进行胃镜筛查。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则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后续根据活检病理结果采取相应的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
7、结直肠癌筛查:千万记住做肠镜检查
结直肠癌筛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肠镜检查。在很多体检中,很多人最不愿意做肠镜,往往会忽略。
专家建议:45~75岁:粪便免疫化学试验(每年);或高灵敏度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每年);或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每3年));结肠镜检查(每10年);或CT结肠成像(每5年);或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每5年)。非结肠镜筛查试验的所有阳性结果都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健康状况良好,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成年人应继续筛查至75岁。
8、肝癌筛查:千万记住甲胎蛋白+B超
很多人体检时都会选择做腹部B超,以为这样可以查出肝部问题,其实很容易漏诊。
专家建议:高危人群(乙肝病毒和/或丙肝病毒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年龄40岁以上,建议考虑每半年筛查一次,国内多数专家建议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发现异常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
最后,记住这些方法,千万别再“假装查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