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猛了,齐天大圣孙悟空正在撒娇?
悟空教你说话之道。来源/86版《西游记》截图
孙悟空为何如此能说会道?
《西游记》并不是一人之功写成,它是在历代传奇的基础上汇聚而成的,孙悟空的形象也经过诸多变化。元末明初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里,孙行者不仅偷得仙桃和仙丹,还摄了金鼎国公主强占为妻,被李天王父子捉拿,压在五行山下,尚且在思念凡人妻子:“我害相思,好重山呵,担不起沉沉一担儿。”这部杂剧虽然已经有了不少后来小说里的情节,但孙悟空很明显不太擅长与人沟通,遇事不决便来一句:“我耳朵里取出生金棍来,打得你稀烂!”最后取得正果,三个徒弟都圆寂涅槃,各自作诗,孙悟空、沙和尚的诗不见得有太多新意,倒是猪八戒的让人印象深刻:“猪八戒自幼决断,一路将师相伴。回寂时砍下头来,连尾巴则卖五贯。”
到小说《西游记》成书时,受明代市民文化影响,孙悟空的形象更加丰富,作者不断突出他的手段灵巧、语言伶俐,体现出鲜明的江湖特色。书中孙悟空常说:“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这正符合明代城市逐渐成熟的商业社会的思维习惯。孙悟空与猪八戒等人的俏皮斗嘴,和其他角色的言语有来有往,大多是市民喜爱的滑稽曲艺风格,既有趣又贴合实际。就连小妖精也显得精打细算,很有几分人情味。玉华州的黄狮精偷走唐僧师徒的兵器,准备开“钉耙会”庆祝,给了小妖二十两银子采购费,小妖们打起了“虚报发票”的算盘:“拿这二十两银子买猪羊去,如今到了乾方集上,先吃几壶酒儿。把东西开个花帐儿,落他二三两银子,买件棉衣过寒,却不是好?”这种特殊的喜剧特点,与孙悟空的英雄气概相结合,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美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