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人变e人,看奥本海默的传奇人生
影片《奥本海默》中,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是一个热爱科研的物理学家。作为那个时代公认的伟大科学家,他顶着巨大压力,在1945年成功制造并试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被誉为英雄。光环之外,奥本海默一生充满矛盾,流传下许多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他显得更加真实。
奥本海默(右)和爱因斯坦(图源见水印)
爱因斯坦笑了笑,没有回应,待奥本海默离开后他对随行的助手兼秘书说:“Nar!Nar!”“Nar”在意第绪语(日耳曼语的一种,德系犹太人多说此语种)中是“傻瓜”的意思。
爱因斯坦的眼光很准。“傻瓜”奥本海默把自己送上了一个不公正的法庭,其安全审批权限也被剥夺,并受到公开的羞辱。这就是影片《奥本海默》里故事发生的真实背景。
奥本海默是一个有意思的天才。除了少年时被关进冰屋,青年时患抑郁症,中年时不食人间烟火,晚年被称为“傻瓜”外,关于他的趣闻逸事还有很多,比如他写的诗歌发表在市级文学杂志上,他曾三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提名,杜鲁门总统称他“爱哭的孩子”等等。这些传闻让他在西方的知名度很高,尤其在美国,可谓家喻户晓。
尽管如此,但奥本海默对世界,对人类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制造原子弹的初衷也不过是为了加速结束战争。奥本海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科学家们,科学家不仅要追求知识,还应该有责任感和道德底线。这或许是奥本海默一生趣闻逸事的最佳注脚,也是影片《奥本海默》的最想告诉人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