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舰首次向公众开放,“千里奔赴只为你”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特派青岛记者郭媛丹】 22日,青岛港3号码头,彩旗飘舞,人声鼎沸,时隔数年之后,中国海军最先进的现役战斗舰艇再度对公众开放。一大早持票参观的民众就在码头排队等候,虽然天色阴冷但现场气氛特别火热。在记者采访中,本次青岛港码头展示的三舰一船中开封舰热度最高,这也是该型导弹驱逐舰首次向公众开放。

4月23日是海军成立74周年纪念日,从4月22日至24日,海军将在青岛、上海、广州等22个城市举行军营开放,并在沿海军港码头,展示多型海军现役主战舰艇,其中很多都将是首次面向公众开放。

在青岛港3号码头导弹驱逐舰开封舰、导弹护卫舰大庆舰、综合补给舰可可西里湖舰和综合援潜救生船洪泽湖船分列码头两侧。这些开放舰艇均参加过亚丁湾护航、出国访问、联演联训等重大任务,除大庆舰外,其余3艘舰艇均是首次向公众开放。四艘军舰上国旗、军旗迎风飘舞,从舰艏到舰尾悬挂通信彩旗,这是海军特有的满旗仪式,只有在迎接贵宾,或重大节日等重大活动期间才会悬挂。

4月22日上午,市民在青岛港3号码头参观导弹驱逐舰开封舰、导弹护卫舰大庆舰等开放舰艇。(孙飞 摄)

22日上午开封舰上,临近中午参观人数越来越多。(王松岐 摄)

千里奔赴而来的少年军迷

记者在开封舰的甲板上注意到一位高瘦男孩拿着相机认真拍摄,神情很专注。他是来自北京第十一中学高二学生石凌宇,专程从北京赶来看军舰,“昨天放学后坐高铁来青岛,今天下午参观结束就回北京”。

从小时候开始,石凌宇对军事装备就特别感兴趣,上初中后有军营开放活动以及航展只要有时间基本上都会参加,为了能和网络上,军事杂志上的装备近距离接触,他会不远千里来“相聚”。石凌宇一边说,一边用手摩挲着舰艇的护栏,靠近它感知它。

对于开封舰的性能和特点,17岁的石凌宇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并且有自己的观点,“在驱逐舰中,除了055型万吨驱逐舰,我觉得开封舰这型舰艇可以排在第二位;在所有水面舰艇中,中国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在记者采访中,与石凌宇观念相同的军迷有相当部分,他们对海军发展建设关注度很高,对海军最新型的水面舰艇都抱有热切期待,因此对开封舰的评价也高于展示中的其他型舰船。石凌宇说,中国海军的综合实力在稳步提高,而他高考目标大学之一是海军工程大学。

正在洪泽湖船参观的曹玉栋来自青岛城阳五中,他和其他三位同学“组团”来的,曹玉栋今年初三,平时也对军事装备有浓厚兴趣,这次预约到票想来现场体验感受。“刚才我从大庆舰的舰桥通过,舱室内很干净,很温馨,但与舱室外相比较,还是比较闷,可以想见时间久了舰艇上的生活会很辛苦。”

曹玉栋的英语老师也鼓励他们来参加这次活动,可以通过这次舰艇开放日活动学习国防知识,增加民族自豪感,而他的理想是,“未来我想参与祖国的国防建设,成长为一名水面舰艇的指挥员”。

有一位从海军航空兵退伍的老兵站在开封舰的甲板上感慨万千,他说来参观舰艇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海军情结”,心情特别激动,特别澎湃。“最近几年人民海军发展变化太大了,看到海军的军舰吨位越来越大,震撼!海军万岁!”这位退伍老兵还希望有机会能亲自登上国产航母、055型万吨驱逐舰,“希望也能对公众开放,哪怕是远远看一看也心满意足。”

舰艇开放日活动 增强人民对军队能打胜仗的信心

在洪泽湖船上挂着一副标语“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与此次舰艇开放日活动的意义非常契合。洪泽湖船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最新型综合援潜救生船,主要担负对失事潜艇实施援潜救生、援救失事水面舰船、营救落水人员和执行各类潜水打捞作业等使命任务,入列以来,先后执行第30批护航任务、“东方之星”救援、军地海上联合搜救等几十项重大任务。

洪泽湖船上校政治委员于超对《环球时报》表示,今天上午抵舰参观人数达到了3000多。“我在现场看到两个白发苍苍的退伍潜艇老兵,看到我们船上的救生设备情绪很激动,也很自豪。他们回忆自己以前服役时部队还没有援潜救生船,现在人民海军强大,不但有了救援船,而且还这么先进,打胜仗的信心和底气更足。”

这一幕让于超印象深刻,他认为,海军节举办舰艇开放日,让老百姓亲眼目睹中国海军的强大发展,见证中国军队威武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不仅有利于增进军民鱼水情谊,而且有利于增强人民对军队能打胜仗的信心,汇聚热爱和支持军队建设发展的广大的群众力量。同时,对我们海军官兵来说,对外开放是一件很光荣很自豪的事情,不仅增强了官兵“大干海军,干大海军”信心豪情,还更加增强了官兵守卫祖国和人民和平安宁的神圣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