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吊打麦当劳的快餐之王,为什么要“卖身”?
谁能想到,曾经全球门店规模最大的连锁快餐品牌赛百味都开始寻求“卖身”了。
据公开资料,上个月,赛百味以约100亿美元的价格挂牌出售,参与竞购的有高盛集团、贝恩资本、TPG和TDR资本。
事实上,这并不是赛百味第一次想要“卖掉自己”。早在2021年,赛百味就差点卖给汉堡王的母公司RBI,后因价格问题而中断。
不断找人“接盘”或许跟近些年赛百味的颓势有关。公开数据显示,自2014年起,赛百味就陷入了经营困境。据赛百味全球官网数据,如今赛百味在全球的门店数量为3.7万家,与其巅峰时期相比少了近8000家。
然而,以上变化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两个字:无感。
虽然赛百味1995年就进入中国,但中国人对这个品牌似乎“从没爱过”。门店数量可以证明这一点,从1995-2023年,赛百味在中国只开了不到700家店。而同为美式快餐的麦当劳在中国门店数量超过5000家,肯德基更超过了9000家。
如今,中国已成为肯德基全球第一大市场、麦当劳全球第二大市场,并成为其全球市场的增长引擎。只比麦当劳晚5年入华的赛百味,为什么就不对中国胃?
图源:赛百味官方微博
如果说刚进入中国没火是“天时”“地利”的问题,那么到了2010年,美式快餐在中国市场成为流行,赛百味再没火就是“人”的问题。
这里的人是赛百味自己,也是竞争对手。
2010年以后,美式快餐品牌在中国市场群雄争霸。除肯德基、麦当劳外,还有汉堡王、必胜客、达美乐、棒约翰、好伦哥等品牌迅速发展,并积极对菜单进行本土化改良。
老北京鸡肉卷、雪菜毛豆/烧鸭粥、豆浆油条、四季鲜蔬汤……竞争对手恨不得变成“72变的猴子”,赛百味才如《疯狂动物城》中的“闪电”一样在2016年推出首款本土化产品——川香麻辣鸡三明治。
一步慢,步步慢。时间到了2017年,中国健身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彼此,美式快餐已经退烧,轻食沙拉成为流行。
这时再看赛百味,即便是推出了罗非鱼三明治、牛油果三明治等,但对于真正追求健身的人群来说,“肉太少了”。
有网友表示,“健身人群的蛋白需求量,一个6寸塞不下一斤肉,塞下价格怎么也要150元,吃不起。”还有网友对赛百味的“健康”理念产生了“质疑”,“套餐的配餐是曲奇和乐事薯片二选一,健康快餐为啥有乐事?”
赛百味在中国还有戏吗?
要说中国人吃不惯美国人的三明治,可麦当劳、肯德基的汉堡、薯条、炸鸡,必胜客的披萨、意面,也是从零开始进入中国人的美食列表,成了许多人的日常餐点。
入华二十多年的赛百味,或许不得不从自身找找原因。
当年赛百味能在美国一骑绝尘,超越麦当劳成为第一大连锁快餐店,除了健康和便宜,能够实现“闪电扩张”的更重要的转折点,就在于学麦当劳做连锁加盟,而且做得比麦当劳还要彻底。
相比其他快餐巨头,赛百味一直以低加盟费著称,一万美元的加盟“起步价”让很多餐饮业新手敢于试水,而且开的越多越便宜。整个店铺投资平均最低只需要10万美元左右。
赛百味官方微信2021年转发的一篇新闻稿中提到,赛百味单店加盟投资费用约为80-90万元,而投资一家麦当劳则在250-320万元。
最近正有意在江苏某市加盟赛百味的谢恩(化名)也告诉有意思报告,他与地区代理沟通了加盟事宜,加盟费仍是一万美金(不含税),加上10-15万元的装修费用,50-60万左右的设备设施等,初步估算在70万左右。
至于开业后的管理费和广告费用,总抽成比例为14%。
Statistic曾统计,2012-2016年间,赛百味在美国的宣传经费每年超过5亿美元。但在中国,单从舆论声量就足以判断,当麦当劳和肯德基几乎建立起国民认知度的时候,赛百味下的功夫似乎并没有那么多。
抽走的广告费,并没能转化成赛百味在中国的影响力。2014年,赛百味大中华区总经理托马斯在采访中表示,如果某加盟商的门店经营不善,赛百味会帮助制定帮扶计划,比如推出买一送一等活动,但这个钱,主要还是由管理加盟商的地区代理来付。
因为区域代理作为优质加盟商,对其区域内的所有加盟商负责。区域代理以上是全国总代理,再往上还有亚太总部,最后才能抵达美国总部。
高度标准化的产品和供应链管理在加盟模式之下快速复制,让赛百味得以高速成长,赛百味也一直声称,品牌与加盟商是利益共同体。
但这个模式复制到中国后,不仅让整个管理链路异常冗长,也使得这个与美国本土完全迥异的市场,在内部的低效沟通和外部的快速变化中,丧失了许多的发展先机。
最典型的问题就是不仅产品多年没有变化,本土化更是迟迟无法落地。
当竞争对手早就在卖早餐粥,已经琢磨着卖油条的时候(2008年1月,肯德基“安心油条”上市),才由中国总代理穆择华在2007年“力排众议”,在门店里配置了可以加热三明治的电烤箱。
如今连一向令其引以为傲的统一供应和配送、高标准管理也开始受到质疑。经常有网友在点评网站或社交媒体抱怨得到的餐品内容缩水,去年青岛某门店还爆出新闻,门店将团购餐品中的两勺金枪鱼馅料,替换成一勺金枪鱼馅料和一勺香溢蛋料。
食品安全问题也不时缠上赛百味。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信息显示,2023年初的食品安全检查中,有3家赛百味餐厅登上黑榜,是同类连锁餐厅中数量最多的。
外有强敌,内有痼疾,赛百味在中国能够“撑”到如今似乎已实属不易。
毕竟有前车之鉴如卡乐星,这个主打“真正纯正的美式汉堡”的品牌,已经在2022年结束了中国直营店的经营,中国胃们始终没能适应这个五六十块的汉堡包。
赛百味的“坚守初心”,说不好听些,恐怕与固步自封无异。
但在未来,人口众多的亚太地区无疑是赛百味重要的增长来源。中国赛百味如今也在努力地改变自己。
一边大力发展小程序、抖音、大众点评等线上购买通道,合作过李佳琦,请篮球运动员郭艾伦代言;另一边也搞会员日优惠活动,推出超值工作餐,更有了除三明治以外的能量碗、百味卷、小方披萨和几款小食可选,偶尔还会推一两款新口味。
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创始人文志宏表示,中国依旧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消费者也愈发关注营养和健康,如果赛百味能够在产品结构和品牌营销上摆脱局限、持续投入,赛百味的中国故事还是能够继续讲下去。
不过,单就目前来看,对于绝大多数早就很少想起它的中国人来说:赛百味,终究是可有可无了。
而在小红书发帖咨询赛百味加盟的谢恩,也在得到几乎是一边倒的不赞成后,已经放弃了这个创业计划。